乡村振兴,教研共富|温大助力乡村振兴教育文成县2022年市县级立项课题负责人培训暨开题论证活动顺利举办
来源: 编辑: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 时间:2022-07-02 浏览:为了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2022年6月30日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举行了温大助力乡村振兴教育.文成县2022年市县级立项课题负责人培训暨开题论证会。会议由文成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周锋主持,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朱照满等6人专家团,2022年立项的市、县级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分为上午场与下午场,上午集中培训、现场互动交流,下午“一对一”课题开题论证指导。
集中培训
首先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蒋金崇、文成县教育局副局长张亚萍致辞。紧接着,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作仁教授针对开题论证做了《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与论证》主题讲座。从典型问题,创意解决8个字开始,讲述课题研究逻辑思维与方案设计策略。从研究方案与开题报告的区别,详细阐述如何厘清研究问题生成线、问题解决逻辑线、历程线、资源线,以及开题报告与论证建议。最后,张教授与五位县级课题负责人进行了现场互动指导、答疑解惑,教师们在点拨中获得启发,收获满满。
课题指导
下午场共有19个市级课题参加开题论证,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蒋金崇、常务副院长张作仁,瓯海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张林勇,原永嘉教师发展中心教科室主任陈碎敏分四个会场对课题进行“一对一”指导。
四个分会场剪影
本次活动通过专家讲座、送教下乡、教学科研诊断的方式,为文成县中小学教学厘清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进一步梳理了课题的逻辑和脉络,给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了行动方向和理论指导,促进了教师科研力的创生。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学员感悟
文成县第三实验小学郑晓霞老师:
在一对一课题论证指导中,蒋金崇院长从选题切入,结合课题的目标与内容,他从问卷的设计到研究策略的实施,做了深刻的解读,对本课题的逻辑做了进一步的梳理,提出中肯的建议。蒋院长的悉心指导与调整,及时帮助我们解决研究中的困惑与迷惘,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的参考与实践的指导,让我们如沐甘露,受益匪浅。
文成县实验中学吴昌文老师:
对于一个没怎么接触过课题的我来说,今天算得上是饕餮盛宴。上午听取了张作仁副院长的讲座,顿然醒悟,课题思路豁然打开,也让自己在做课题的路上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下午张林勇副院长对我们的课题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一针见血将课题的问题一一列出,更难能可贵的是还为我们接下来的课题之路指向更高层次。我们知道指出问题容易,告诉我们怎样做会更难,何况在短短的几分钟,可见张副院长的钜学鸿生。对我自己来说,能够近距离的接触真正专家,收获颇深。
文成县振中学校郭丽君老师:
今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早上张作仁副院长的专题讲座让我全面认识了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尤其是他提出的“典型问题 创意解决”让我对课题研究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想这也将贯穿我接下来课题研究的始终。下午蒋金崇院长的一对一精准指导,为我下一步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解决了诸多困惑。通过学习,我再一次审视自己的课题,相信我们小团队能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攻克痛点和难点,不断向更深处漫溯。
文成县实验小学胡雪珍老师:
张林勇副院长首先肯定课题《小学数学小实验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的价值及可操作性。接着从“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全面、细致地进行指导。张副院长指出: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可以从当下作业现状的分析到意义的阐述,研究目标的制定可以从学科素养与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对实验作业目标、实验类型、实验时间、学习组织、操作建议、评价要求等进行梳理与修改。本次开题论证,让课题组的5位老师不仅明晰了课题研究的实验内容与实施路径的疑惑点,还指明了下一阶段研究的行动方向,真是受益匪浅。
浙江省文成中学林瑞华老师:
今天有幸参加温大助乡村振兴教育课题负责人培训暨开题论证会议,我感觉收获颇丰。陈碎敏主任对我的课题做了四个方面的指导:课题范围较保守,不够创新,做的研究比较模糊;课题内容可以从早读课延伸到课程,可以做得深入一点;课题的研究方法空空而谈,应该有一个大的研究方法贯穿整个研究,其他方法作为辅助;早读课可以用五维分解法,深入研究,形成微课集。陈碎敏主任帮助我重新整理了课题思路,从课题标题到课题研究方法过程和课题成果,都进行了大致的脉络规划。我也学到了一些具体、实用的方法,对自己以前做过的课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今后要认真做课题研究的信心。
文成县实验三小刘彬彬老师:
本次培训让我最受益的是张作仁教授的精彩讲座和针对指导,他强调教师要关注课题研究全过程,并指出研究就是学会系统思考的方式,张教授还梳理了研究方案各环节要点,指导我们设计个性化的课题研究路径。
课题研究之路能反映教师的成长之路。反思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缺乏研究性的思考,要想明白了再做,“把手头的事做好,把要做的事做精”,要正确对待教育科研课题,让教育科研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文成县南田中学郑翔翔老师:
张作仁教授说:“科研的第一层境界是思维,第二层境界是力量,第三层境界是气质。”他的指导过程告诉我们:做课题要想明白再做,做扎实再说,说清楚再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实践过程。科研就是把手头的活干好。
另外,“研究问题,创意做法”短短八个字,就道出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张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课题问题所在,帮我们各自厘清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五环教研的引入,学生执行力的养成,研究的三大内容,蔑馆,剑馆的项目化学习。他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让我们之后的研究更有方向性。
文成县职业高级中学苏婷婷老师:
这次的培训,对于我这个课题小“萌新”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修炼”之行。无论是上午张作仁教授高屋建瓴的专题分享,还是下午陈碎敏主任一对一的课题指导(提出共性问题,交流个性问题),都促进了我们科研力的创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懂得“典型问题与创意做法”的重要性,我明白“课题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我学会“开题报告常见的问题及如何修改”。“功夫在诗外”做课题不是空想出来的,要在实践中悟“道”与“法”,要善于积累、整理和重构。贾岛说:“一日不做诗,心源如废井。”所以“持续写作,保持稳定输出”、“写吧,风景就在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