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 教育发展研究院 正文

温州大学第二期“未来教育.月享讲堂”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主讲《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结题报告撰写

来源: 编辑: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 时间:2022-07-29 浏览:

为助力文成教师教科研素养提升,帮扶乡村振兴教育,2022729日下午14:00,温州大学第二期“未来教育.月享讲堂”活动在线上开讲,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作仁教授开展了主题为《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结题报告撰写》专题讲座,文成县教科研组成员、省市级各类课题负责人及成员、全市一线教师们共130余人参加活动。


46357


张作仁教授在讲座中提出,研究是系统思考的方式,创新是成果呈现的关键,课题研究应聚焦当下的经典问题,寻求特色的创新创意,求同求异。课题负责人们则以文献、调查、案例、经验总结、行动研究为研究范式,收集充足的相关资料,在查阅、收集的资料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随后,张作仁教授又从选题、开题、研题、结题的四段四维对研究活动的策划与创新管理进行了多维度解释,并提出了课题研究的4个基本要求:明确的研究任务、科学的研究设计、扎实的研究行动、精炼的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则通过自身行动与思考告诉别人其解决问题的方式。

张作仁教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课题研究成果提炼与报告撰写的宝贵经验。


66D06



课题结题与成果评审

课题研究成果评审要符合国家方针,反映教育教学规律,成果主报告的基本要素与要求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独创性和实用性。张作仁教授针对撰写课题时老师们遇到的常见问题,如“结题时遇到的最纠结的问题”、“优秀研究成果有什么特征?”,以小学低端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策略为案例,向老师们提供了优秀的成果报告展示,用实际例子进行了针对性的答疑解惑。随后,张教授又对课题结题自我诊断与资料整理展开了方案和思路的疏导。


研究成果提炼与建议

张作仁教授从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过程与方案、研究成果与结论、研究成效与反思共四个角度做了经验分享。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应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创新性,体现站位高,落点低的价值原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健康成长为中心,直面由近及远的现实问题,聚焦客观性的问题现象,分析专题调查数据;研究过程与方法应建立研究的逻辑架构,整理自己的话语系统,形成操作体系的支撑,提供清晰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方法;研究成果与结论应以亮点材料,确定主题与线索,突出主题、言之有据、语言简洁、表述规范。研究成效与反思要回应问题、定性定量,从实践与理论视角提炼研究的成果与结论。

紧接着,基于张作仁教授的专题视导活动《三单实验:基于作业优化的深度学习研究》,张作仁教授对其实验成果与影响以及实验策划与管理,从成果提炼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做出了案例分享。


结题报告的格式与要求

张作仁教授指出,一份结题报告的基本要素由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研究附件构成,以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综述、设计与思路、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成果或结论、研究成效与分析、研究创新点作为报告主体思路,提炼重点并清晰主题。随后,张作仁教授又对结题报告的基本要素做出详细的介绍,强调了结题报告要突出课题研究过程与成果创新点。

温州大学助力文成县教师教科研素养提升,是省帮扶乡村振兴教育温州大学与文成县政府协议框架内容之一,由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负责,根据文成教师科研需求,每年4月是教育教学论文指导、6月课题研究方案论证、8月课题结题报告指导,还不定期分享温州大学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成果或专题讲座、研修活动。本次培训正值教师课题结题之际,这种刚需的培训,大家听着张教授讲述的案例,想着自己的结题报告撰写思路,收获满满。


Copyright © 温州大学地方合作处(继续教育处) 地址:温州高教园区 E-mail:dfhz@wzu.edu.cn